近日,四川攀枝花市东区市场监管部门在警方协助下,查获一个外地流窜至攀枝花的假蜂蜜生产窝点,查获假“土蜂蜜”100余公斤。而作假方法十分简单:白糖、玉米粉、食用香精等加水熬制,一瓶以假乱真的“土蜂蜜”在宾馆内就能制作完成。
实际上,类似的蜂蜜造假案件频发。红星新闻记者梳理数十起公开判决发现,蜂蜜造假的手段大同小异。假蜂蜜每斤成本只要几块钱,摇身一变就成几十元一斤,可谓暴利。
法院的判决书多次提到,假蜂蜜中有大量的铝残留,长期、大量食用会导致身体损害,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多系统、多器官的慢性毒性损害。从已判决的案例来看,这些造假者大多只有小学、初中文化,因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或诈骗罪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