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县共养殖中蜂22187群,产业联结农户1773户7342人,可实现蜂蜜产量41880公斤,产值突破500万元。
抓党建促发展
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把蜂蜜产业打造成为产业振兴的“标杆产业”和现代化农业的“榜样产业”。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双组长”的蜂蜜产业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为发展蜂蜜产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养蜂企业有人才、有技术、有市场,以及农民合作社便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便于实施产业项目、管理集体资产的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以正大蜂业为代表的“公司+基地”、以勐来乡为代表的“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以班洪乡为代表的“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合作社+党组织+基地+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健全完善了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实现了联村共建、抱团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群众增收致富。
建立双向培养机制
积极探索建立“党建+人才”双向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和发展农村养蜂专业技术人才、农业产业带头人、农村致富创业带头人。目前,累计组织235人次分4期参加“东航—清华蜂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班”,开展中蜂科学饲养技术培训14次。
同时,充分发挥党员技术人才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养蜂基地示范作用,加强跟班培训与现场指导,让党员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可逆性转换,培养了一批专业佤山养蜂人,推动全县养蜂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抓住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长期驻点帮扶机遇,采取集中办班、跟班学习等方式加大对养蜂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养蜂人才库,不断壮大养蜂人才队伍。目前,全县已培养产业技术人员26人、职业养蜂人100人。
打响“黑蜜之都”品牌
以养殖中蜂为载体,以“米团花黑蜜”为主打品牌,致力于把沧源打造成为“黑蜜之都”和黑蜜集散地。
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成功注册佤山曼来、佤蜜、南滚河蜂蜜、哀牢蜜等商标,实现了创牌与保牌双推进。成功承办了第七届全国中蜂产业发展大会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论坛,积极组织中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赴深圳、上海参加临沧市第一、二期“临品出滇”背包市场业务洽谈订货会和第六届全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佤山曼来”蜂蜜产品荣获第六届全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优质奖,对“米团花黑蜜”宣传推广产生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