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祝华平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养蜂人,大家喜欢称他为祝师傅。从1985年开始打理35个蜂箱,发展到如今的180个蜂箱,这条养蜂之路,他走了40年。
“养蜂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爱好,我喜欢这种像蜜蜂一样自由的生活。”祝华平熟练地掀开幕布、拿起封盖,跟蜜蜂完成每日的“会面”和“问候”,“接触到养蜂是因为一件偶然的事情,但这么多年下来,每天看看蜜蜂,听听它们的嗡嗡声,已经成为一个割舍不掉的习惯,蜜蜂不只是我的‘工人’,更像‘伙伴’甚至‘家人’。”
一路奔波,一路追花,养蜂人的“甜蜜”之旅永远在路上。三月的青神,成片的油菜花次第开放,引得一群群忙碌的蜜蜂,震动着翅膀,穿梭其间,而祝华平和妻子便陪伴蜂群在田间地头安家。为了保证180个蜂箱里的“伙伴”有花源可采,青神油菜花的花期一结束,他们就要启程赶往甘肃、青海等地,继续收获杏花蜜、槐花蜜等,再次回到青神,已是5个月后。
据了解,一年的时间里,通常只有3--11月这几个月能够采蜜。为了不停地追逐花期,养蜂人必须在9个月的时间辗转在大江南北,像候鸟一样来回奔波,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花期采取不同的蜂蜜。
漂泊在花开的地方,祝华平夫妻俩积极乐观,把每次辗转当做旅程,享受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当地的群众成了朋友。 “人要知足常乐。蜜蜂产业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收益不错,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蜂蜜还甜嘞!”祝华平说,他们还要将这份甜蜜事业进行下去,直到干不动的那天。
灿烂的油菜花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丰收的希望。近年来,青神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冬春油菜花、夏秋稻谷田,大力发展“油菜+水稻”轮作模式,不仅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还借助“春暖花开”自然生态发展特色乡村“甜蜜”事业,切实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活水。(供稿:青神县委宣传部 陈甜 陈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