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杖子村地处大山深处,环境秀美,山花众多,很适宜蜜蜂养殖,养蜂产业从此铺开。在养蜂处,郭守华正利索地抽出一块蜂巢脾,轻轻翻转查看它们酿蜜的情况,一个个蜂箱就排开在山林草丛间,蜂箱周围蜜蜂忙进忙出,耳边萦绕的全都是蜜蜂翩飞的“嗡嗡”声。由于天然生态环境优越,这里产出的蜂蜜无添加、无污染,色泽金黄、口味独特、纯净无杂,含有丰富的营养。
养蜂户多为家庭散养,缺乏有效的宣传,纯正蜂蜜只能被囤在家中,对依靠蜂蜜收入补贴家用的农户来说,为此蜂蜜不仅没有带来收获的甜蜜,反而成为了“甜蜜负担”。为了解决销售渠道单一、销售难的问题,郭守华成立了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对蜂蜜进行回收、包装、销售,带动村民增加收入。从此,郭守华便专注于养蜂事业,为提高养蜂技术,多次前往相邻县区等专业蜜蜂养殖基地学习交流,发展壮大养蜂产业,努力实现增收致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他又当起“宣传员”和“推销员”,借助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宣传蜂蜜信息,销售渠道从周边县城到如今每年稳定供货给河南省长葛、黑龙江绥芬河、山东威海和济宁等客商。
据了解,合作社产出蜂蜜均为成熟的优质蜂蜜,波美度可达42度左右,含水量在18%以下,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则可高达80%,蜂蜜内不含任何有毒物质和添加剂,不兑糖、无污染、口感佳,有养生保健、清热祛火、润肠通便、增强抵抗力等诸多好处,是真正的原生态绿色佳品。
“一晃眼,我从事养蜂事业已有20余年了,也是老手艺人了。”郭守华介绍道,目前养殖蜜蜂300箱,主要生产洋槐蜜和荆条蜜,本着“诚信为本”的原则,每年的收益还算可观,其中洋槐蜜年收入5万元左右,荆条蜜在30万元左右,减去各项开支,年纯收入能达到20万元。
采得百花成蜜后,百姓辛苦生活甜。“蜜蜂养殖使群众过上了好日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本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大蜜蜂产业投资力度,扩大养殖规模,对养蜂人进行技能培训,注册新建蜂蜜品牌,积极对外宣传推介,着力打造原生态、零添加、无公害蜂蜜,让小蜜蜂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土门子镇党委书记李江峰说道。(秦皇岛日报 记者陈引玉 通讯员李彬)
【来源:秦皇岛文明网】